2016年全州招商引资工作总结

来源: 投资促进局 发布时间: 2017-07-18 17:45

2016年,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投资促进局的业务指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州投资促进系统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积极抢抓国家建设“一带一路”和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大机遇,围绕“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战略行动和我州大文化、大旅游、大农业等重点产业,全面落实主基调、主战略,严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用活用足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积极营造发展环境,狠抓市场主体培育、项目引入、落地服务等工作。把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把招大引强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招引落地了一批特色鲜明、有质量、有档次的好项目、大项目,促进我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为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提供强大动力。


一、2016年全州招商引资工作完成情况


1.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2016年全州各县市上报完成省外境内到位资金864.7亿元,同比增长23.52%,完成州级目标任务800亿元的108.1%,省级认定完成786.73亿元,同比增长12.38%,完成省级目标780亿元的100.9%。2016年全州共新引进合同投资项目558个,完成省级目标任务200个的279%;完成合同投资额1084.8亿元,完成省级目标任务800亿元的135.6%。新引进的558个项目中,已经实现了开工建设的有552个,其中有270个项目已试产投产,新引进项目开工率达到98.9%,超出省政府目标要求80%的18.9个百分点。全州新建和续建项目年内共投产达产项目473个(其中续建项目投产203个),完成省级年度目标150个的315.3%。


2.全力扩大对外开放,招大引强取得新突破。今年是近年来引进500强取得最好成绩的一年,成功引进了科创控股集团、曙光控股集团、北京大北农集团、龙元建设集团、大连万达集团、北京华联、北京京东、联想集团、广东温氏集团、绿地控股集团、中国铁建、华润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等500强企业13家,投资项目19个。其中,科创控股集团、曙光控股集团、北京大北农集团、龙元建设集团4家500强企业首次落户贵州入驻黔东南,超额完成省政府年度目标3家的考核任务。


二、2016年招商引资工作主要措施


(一)领导重视,建立健全招商机制


一是领导重视,提前部署,科学下达年度目标任务。年初认真谋划部署2016年度领导干部带头招商引资工作,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第一要务”和“一把手”工程来抓,坚持党政领导带头招商。科学分解下达年度领导干部带头招商引资工作目标任务,与各县(市、区)、州直有关部门签订目标责任状。二是健全机制,领导高位推动招商工作。下发《黔东南州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带头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暂行)》,全面调动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抓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今年以来,在“走出去”活动中,州县两级领导赴北京、上海、广州、内蒙古等地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并对接拜访赛伯乐集团、中油瑞飞、银江股份、励丰文化有限公司等重点目标企业1156家;在“请进来”活动中,州领导会见中国铁建、富士康集团等重要企业40多家500强企业负责人,全州共接待北京中油瑞飞信息技术公司、复星集团、中铁二十局集团公司、中建四局、国融(深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浙江中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到黔东南投资考察904次1480家。三是创新机制,促进领导招商升位上档。党政领导带头招商工作,通过黔东南日报“晒”成绩方式,有效促进了各县(市、区)的工作升位上档。


(二)精心策划,科学编制招商项目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领引,聚焦主基调、主战略,围绕“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战略行动,精心筹备、策划和编制包装一批吸引“大企业”“大客商”的项目。一是科学策划包装招商引资项目。聘请专业项目编制机构,围绕八大重点产业,2016年省级下达招商引资项目编制目标任务为400个,全年共编制招商引资项目633个,编制重点招商引资项目500(已录入贵州省投资促进信息化综合应用工作平台并得到认定),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5%;策划精包装项目89个。今年以来,在500个重点招商项目中成功签约89个,签约率达18%;89个精包装项目中成功签约16个,签约率达18%。为全年的招大引强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认真梳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一年来,认真梳理了国家、省、州三级层面涉及相关产业的优惠政策,并编制《黔东南州优惠政策摘要汇编》,供全州外出招商项目对接进行有效的宣传。


(三)狠抓平台,开展专题精准招商


借助中国大数据峰会、世界华人企业家协会全国各省工作会、深圳“文博会”、昆明“南博会”、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联席会议、安顺“石博会”等平台开展以大数据、大旅游、大文化、军民融合产业、生态农业、山地旅游装备制造、资本市场助推脱贫攻坚等为主题的“走出去”专题招商大型活动48次,其中:省级平台18次,州级平台30次,成功签订了630多个意向合作项目,促成558个合同项目签约落地。


(四)部门联动,创新招商方式方法


一是利用“互联网+”思维,创造性开展线上跨区域招商。在“互联网+”的时代,我州积极发掘创新招商引资途径,通过建立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沟通平台在线宣传介绍我州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为投资客商提供信息服务,在线上吸引他们眼球后实施线上互动,对有意向到我州投资的客商进行线下实地考察的运作模式,开展线上线下精准招商,提升企业效率,降低沟通连接成本。今年4月,我州依托杭州天涯若比邻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等服务平台及网真视频系统,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招商推介会,在凯里设主会场,同时连线北京、杭州、深圳三个客商分会场,“以一对多”的形式同步跨域黔东南、北京、杭州、深圳四地,有130多家优强企业参加对接洽谈。与颐高集团、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东泰投资集团等40余家上市公司、优强企业达成项目合作意向。充分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在省内开创性的摸索出一条招商对接的新模式、新路径,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实现远程投资项目洽谈、项目路演,节约了时间和资金成本,颠覆了传统的招商模式,创造性开展线上跨区域招商工作新途径。二是强化部门联动推动大招商。今年年初州委、州政府出台《黔东南州2016年对外招商引资工作方案》、《黔东南州2016年对口帮扶招商工作方案》、《黔东南州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带头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黔东南州招商引资工作调度督查管理办法》,将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开发区)、州直有关部门,并将州直相关部门划为一、二类产业招商单位,将招商引资工作纳入干部考核和年终绩效评价内容,严格奖惩标准。招商机制和考核办法进一步建立完善,使全州上下招商氛围进一步提高。今年以来,产业招商组外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100余次,对接拜访中铁十六局、好医生集团、华东医药、国泰君安等优强企业248家,引进了榕江县头塘生态小镇建设、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万花谷生态园、贵州银行投融资、锦屏隆里古城投资开发等一批好项目,达成意向合作项目32个,涉及投资金额193.35亿元。三是启动腾笼换鸟机制,提高招商引资质量。认真贯彻落实省“百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和“双培育”、“双退出”计划。今年全州规上企业培育了42户,产值达35亿元,比去年增加12户;亿元工业企业培育240户,产值达740亿元,比去年增加27户。对已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存在的“僵尸企业”清退了56家。四是狠抓春节亲情招商。春节前下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春节期间亲情招商工作的通知》,州县两级精心谋划认真开展返乡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就业活动、抓好“孔雀归巢”人才等工作,共收集“孔雀归巢”人才信息500余条,洽谈项目80余个,达成意向35个。


(五)转变理念,突出招大商大招商


一是根据500强企业产业需求和转型方向,立足区域特色资源优势,围绕全州八大重点发展产业,梳理出重点对接的500强目标企业101家,编制成《2016年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投资领域与计划在投资项目信息》文本,专门提供给州县开展精准目标招商参考。二是对101家500强重点目标企业进行责任分解,落实到州直相关部门和相关县市区,主动开展对接工作。同时要求各县市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从101家500强企业中拟选目标企业进行精准对接。三是针对配对的101家500强目标企业,结合我州大健康、大数据、大文化、大旅游、大农业等重点产业及资源优势,重点编制了一批招商专案,重点推介项目400多个,分别进行配对洽谈。四是今年借力帮扶资源和整合职能部门的优势,与对口帮扶地区开展脱贫攻坚招商引资推介会,与州发改委、州旅发委、州农委、州工信委、州林业局等职能部门联合,赴北京、深圳、上海、成都等重点区域进行上门精准招商82次,专题招商推介40多次,与京东集团、大连万达、中国中铁等100多家500强企业开展项目对接洽谈,与复星集团、中石油集团、中国中铁、大唐电力等38家500强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六)创优环境,助推项目落地建设


一是狠抓项目调度督查。今年开展了全州招商引资项目观摩会1次,调度督查3次。截止11月底,全州共纳入省级调度项目44个中,履约项目44个,履约率100%;推进落地开工项目38个,项目开工率86.36%;推进投产项目13个,项目投产率29.5%,累计实现到位资金58.46亿元,资金到位率24.9%。二是狠抓项目落地协调服务。进一步加大对全州75个问题项目的督查和协调服务工作力度,促使履约未开工项目尽快履约开工、开工进展慢项目顺利推进,截止12月,已有23个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三是狠抓“大服务年”系列活动。扎实开展以“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客商”为主题的“大服务年”活动,创新开展“举行一次异地商协会投资发展恳谈会,走访一批新老外来投资企业,开展一次集中上门温馨服务,征询一批提升招商引资工作妙计良策”为主题的“四个一” 贴心服务活动”,共开展协调服务企业900余次,业务咨询服务1600余次,为企业解决问题150余件;四是狠抓项目代办服务全覆盖。以“一天服务25小时,一年服务366天”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个项目、每一位客商。2016年新增平台项目数558个,全州总代办项目535个,代办全年新增平台项目数450个,代办率80.65%,代办事项886项,办结886项,办结率100%。


(七)狠抓宣传,打造优良投资环境


一是狠抓春节招商宣传。春节期间,全州利用手机短信、微信、电话等平台向全国各地客商发出新春佳节慰问短信6800余条,发送电子邮件400余封,电子贺卡600多张,发出宣传微信4000余条,有效地推介和宣传了我州资源和投资环境。二是借助媒体平台,加大招商宣传力度。利用黔东南州投资促进局微信公众号、省州政府网站、报纸、黔东南州招商引资网等媒体不断对外发布招商引资信息和工作动态,加大项目推介力度,提高招商工作宣传效应。今年3月在州内沪昆高速和余羊高速沿线发布广告牌9块11面,加大招商宣传力度,营造招商环境。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发送招商引资工作信息300余条,招商引资热线接受200余人次投资咨询;编发投资促进工作快报60期、招商引资工作情况(督查)通报15期、招商引资信息通报8期;在各级各类媒体刊发招商引资工作信息300余条,其中贵州日报、黔东南日报等省州主流媒体采用30余条(篇),被省州工作要情采用20余条(篇),及时、全面、准确地传递了我州招商引资工作动态和进展信息。三是狠抓招商情况专报,获得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认可。上报招商情况专报12期,李飞跃书记在《关于全州2016年一季度招商引资情况汇报》上作出肯定批示:“招商工作有成效。各县市、各部门要进一步重视项目落地,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特别是工业园区要把招商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位置。”在《关于黔东南州线上跨域招商工作的情况汇报》上再次作出肯定批示:“很好。注意总结、提升、宣传。特别是要加强后续跟踪对接,确保实效。”冯仕文州长在《2016年全州招商引资项目观摩会情况汇报》上作出肯定批示:“这种专项观摩会很好,要每季组织,总结推广招商工作经验,督查解决招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招商工作抓落实的能力和水平。”在《州领导会见重要客商洽谈合作事项推进情况专报第19期》上作出肯定批示:“很好!要盯住不放,加强服务协调督查,确保在招大商、招好商上不断取得新成效。”冯仕文州长在《2016年5月份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情况汇报》上作出肯定批示:“很好!今后要形成制度,以便有效监测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情况,有效统筹投融资工作。”在《关于赴省投资促进局对接黔东南州2016年上半年增比进位的情况汇报》上作出批示:“今年全州上半年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望州投促局根据省里新要求完善我州考核办法,推进下半年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绩。”


(八)认真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狠抓党建促进招商谋求发展


州投促局党建工作始终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招商队伍为抓手,以整改落实“四风”存在问题、践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密切联系群众为着力点,扎实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铸勤行动”工作。一是认真做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根据州委工作安排,州投促局就组织开展好“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成立了州投资促进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协调小组,召开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议,制定印发《关于印发<黔东南州投资促进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安排了工作进程,明确了工作机制和工作时限。为加强宣传,制作了“两学一做”宣传栏,制作悬挂宣传标语,积极组织党员开展“手抄党章100天”活动,加深对党章、党纪党规的深刻认识,使理论和实际充分结合。二是扎实开展“铸勤行动”。我局及时制定了《黔东南州投资促进局“铸勤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铸勤行动”领导小组,局党组每月研究1次“铸勤行动”,安排部署铸勤任务,调度完成进度,全面做到了思想铸勤、能力铸勤、效率铸勤、创先铸勤、争先铸勤。三是狠抓扶贫帮村帮企工作。局党组坚决执行全州脱贫攻坚战略,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党建工作任务,认真开展精准帮扶工作,今年来局党组组织全局干部职工集中深入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开展帮扶工作4次,局各帮扶工作组和“一对一”结对干部不定时深入石桥村和帮扶对象家中开展系列帮扶工作。建党95周年之际,局党组书记为帮扶村全体党员讲党课,并送去《中国共产党章程》70本,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和“两学一做”知识抢答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励全体党员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今年来,局党组共帮助协调南皋乡民生项目3个;资助帮扶联系村党建和计生专项经费5000元;看望慰问贫困户、贫困党员、计生户、五保户37户,慰问金12700元;为困难户解决粮种、化肥、农药等春耕物资,为留守儿童送去衣物、学习用品等,折合人民币13500元;带领农文旅产业投资商深入石桥考察古法造纸和文化旅游6批次;主动对接州发改委、州民委、州交通局支持帮助南皋乡清江村交通道路便民桥等基础设施建设,现州民委已向省民委上报修复一座30万元的村民出行方便的风雨桥,近期将得到具体落实。在帮企上,今年抽派1名副调研员率3名副科级干部组成帮企工作小组,深入凯里市、岑巩县、从江县、雷山县招商引资企业开展帮扶工作,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四是狠抓干部培养锻炼工作。今年局党组班子成员共有3位同志交流到州直部门和县市任职,共推荐考察2名正科级领导干部和3名主任科员,并推荐2名业务骨干到州庆办和贵州省2016中小企业跨境洽谈会组委会挂职学习,继续委派3名科长在乡镇挂职锻炼,在浙江大学举办一期50人的全州招商引资干部培训班,委派13名干部参加国家发展改革委、州委组织部、州纪委、州直机关工委等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着力加强干部的培养锻炼,进一步增强了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有的县市盲目将不成熟的项目上报省州级平台签约,特别是在土地、规划和一些基础设施条件不成熟,造成签约项目推进出现“停滞不前”。 个别县市对区域的产业规划和布局,市场规律、行业情况等研究深入不够,导致一些项目脱离实际,缺乏立足点和生命力,不符合客商的投资意愿。

二是跟踪服务力度不够。项目跟踪服务力度不够,“五个一”跟踪协调服务机制落实不到位,项目地没有扎实认真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具体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造成项目难落地、落地难、推进慢。

三是企业投资信心不足。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部分企业投资信心受到影响,导致一部分项目签订协议后迟迟不能转化为合同项目。

四是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要素保障不够。电力、通讯、道路、交通、教育、医院、文化娱乐等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严重不足,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我州经济总量小,产业建设还比较滞后,产业链条不长不全,必要的人才、金融、技术、市场等相关配套服务还不能满足大项目大企业快速招引落地的需要。

五是金融服务平台不完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目前金融机构贷款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国有企业和政府投资领域,民营企业贷款非常困难。虽然国家、省、州政府都出台了许多支持文件,但对于民营企业,在实际运行仍然难度大、成本高。

黔东南州投资促进局

2017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