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远县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强化要素保障、提升政务服务、加强法治保障等系列措施,锻造招商引资核心竞争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强化要素保障,夯实项目发展支持根基。聚焦50亿级产业园区建设与世界级旅游景区景点打造,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建立项目选址自然资源部门提前介入机制,不断优化土地、供电、供水等基础要素保障,加大对能源、污水处理等领域的投入,全力做好企业落地及投产运营的各项服务保障。目前,省人民政府已批复《镇远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将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的高效供地模式。同时,黔东经开区立足区位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道路26.16公里、蒸汽供热管道4.3公里,变电站3座、输电线路15条、天然气实现全覆盖,供水能力达7200吨/日、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3000吨/日。镇远县在电子元器件、白酒产业、肉牛养殖等领域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此外,区域快递物流园项目已完成立项可研批复,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提升政务服务,提升项目审批办事效率。实施政务服务前置机制,全流程参与招商引资项目服务,通过“企业之家”“两中心”为项目实施提供全流程“帮代办”,今年来,已为7个重点项目开展“一对一”全程帮代办,帮办代办服务50余次,协助办理项目备案、用地许可、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各类建设手续28件;不断整合涉企服务资源,丰富“企业之家”服务内涵,引进担保公司、银行、律师事务所、零工市场、财务咨询公司等第三方涉企服务资源进驻“企业之家”,打造人才、金融、法治、中介等服务专区,为企业提供多维度的综合性服务;以智慧政务建设为突破口,构建政务综合服务新模式,不断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整合业务类别,形成“一窗受理、分类审批、统一出件”的高效服务模式,企业开办时间大幅压缩至1个工作日。同时,通过政务服务进园区的举措,将26项法人事项纳入黔东经开区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园区事园区办”。
加强法治保障,护航企业稳定经营发展。把知识产权当成“区域公共品”来运营,提升地域特色品牌竞争力,今年来全县专利与商标注册量显著增长,2025年专利授权量达16件,商标注册量突破1786件,培育出镇远黄牛肉、陈年道菜、贵州青酒等具有历史传承的地理标志产品;涉企执法用“白名单+二维码”把“检查权”锁进制度笼子,281家A类企业享受“无事不扰”,全年行政检查次数同比减少367次,建立“企业服务日”集中办公机制,实现企业“有求必应”,为企业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不断健全涉企法治保障,优化涉企民事案件办理流程,千方百计保障企业合法权益,2025年以来涉企商事案件化解矛盾纠纷平均耗时缩减到47.94天。